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高速模切机-精密模切设备-卷筒丝印机-不

科德数控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4-08-27 15:0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1 次
科德数控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公司是从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极少数自

科德数控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是从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极少数自主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的创新型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42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34通用设备制造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修订)》,公司主要产品符合目录中“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之2.1.4智能加工装备”。

1、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

五轴联动数控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复杂精密零件制造能力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解决航天、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盘、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切削加工的唯一手段。从二战后的“巴统清单”到冷战后的“瓦森纳协定”,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五轴数控系统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作为战略物资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崛起和全球产业链的价值重配,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已超出贸易保护主义的范畴,逐渐演变成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全方位竞争。在此背景下,我国军工产业需要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封锁。根据国内媒体转载报道,2021年4月底,瑞士被某些国家要求不准再向中国出口高精度机床。

2、国家对高档数控机床市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未来十年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高档数控机床未来发展目标,指出“到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同时国家将数控机床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第4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2021年8月19日,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工业母机位于首位,排序在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之前,体现出其重要地位。为推动机械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重点装备产品推广应用,2022年6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印发了《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导向目录——机械工业领域(2022年版)》,将“高端工业母机之数控机床”列为目录内容第一大项,同时将“高端工业母机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也纳入目录。公司的主力产品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高速桥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五轴磨削中心以及在研产品五轴翻板铣削加工中心均在目录中,公司自主研发并批量应用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的电主轴作为关键零部件也在目录之列。

基于国家安全需要的全方位国产替代要求迫在眉睫。近期,决策层在武汉考察时再次强调“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3、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应用广泛,市场增长可期

高端数控机床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子、船舶、兵器、能源、汽车、模具、刀具等重点产业,特别是航空、航天、军工产业,国产化需求紧迫、存量亟待更新、市场增长可期。以航空产业为例,高端数控机床主要服务于军用飞机及民用飞机的关键零部件加工。民机市场方面,中国商飞推出了三个级别客机,分别是ARJ21、C919、CR929。2022年5月14日,即将交付东航的首架商飞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在取得适航证和正式交付后,最快2022年底之前,就可以投入商业运营。2022年5月10日,中国东航(600115)(600115.SH)发布定增公告,拟定增募资150亿元用于飞机引进及补流,引进包括4架C919(目录价6.53亿/架)、24架ARJ21(目录价2.51亿/架)在内的38架飞机,C919/ARJ21两款国产型号数量占比74%,按照目录价价值量占比30%。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预计到2039年,我国累计交付8,725架客机。2020-2039年,C919和ARJ21机型市场总规模达到7,3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4万亿元。结合中国东航5月的采购公告,C919实际订单和产量有望快速提升。

飞机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等航空产业具备产业链带动效应,是我国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特别是航空发动机零件、飞机结构件、飞机起落架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装备的需求持续增加。但发达国家通过“瓦森纳协定”一直将上述高端制造装备作为核心技术,长期限制出口并持续减少出口数量。因此,我国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化和替代进口,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国内机床企业重要的市场增长点。同时,我国航空产业高速增长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将加速全球航空制造业向中国迁移,未来超过2.7万亿元人民币的维修保障、工程服务等航空后市场,也将向国内企业开放,带来新的市场及发展机遇。

2022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发布的政府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军费预算14,504.5亿元,同比增速为7.1%,国防预算增速自2019年以来首次突破7%,强军形势紧迫。当前国际环境恶化,区域冲突和大国对抗不断升级,国防投入提速具有合理性和紧迫性,我国军工尚处于补偿式发展阶段。以导弹、火箭、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军工领域进入急速扩产阶段,高端数控机床对航空、航天、军工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除航空、航天、军工等重点产业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需求紧迫外,汽车、精密模具、刀具、能源、电子等民用领域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需求逐渐增强。汽车产业,例如转向架、前后桥、底盘、发动机缸盖缸体、变速箱壳体、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等汽车零部件的制造,目前格劳博、马扎克、德玛吉等国外企业已采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组成生产线,整线交付给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而且为保障批生产节拍要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的生产设备急需升级换代,已成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批量应用的另一个市场增长点。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是机械制造和重大技术领域的基础行业,约占整个机械加工工作量的90%,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水平。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海关、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国内刀具消费总额约为436亿元,进口刀具消费额为106.32亿元,进口依赖度下降至24.39%。2022年上半年刀具出口额112.4亿元,同比增长8%;进口额48.64亿元,同比下降10.69%,进出口额对比下降至2.31倍。刀片在替代进口、增加出口方面进步明显。同样商品编码的刀具,进口价格远高于出口价格,可见工具国产化潜力巨大。中国每年需要进口的五轴工具磨床超过1,000台,公司产品五轴工具磨削加工中心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完成刀片、球头刀、波纹刀等复杂刀具磨削的设备,市场前景良好。

随着我国加速推动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速400/600公里高速列车、节能与新能源动力总成、新一代信息电子、船舶及海洋工程、大容量电力装备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也急需装备升级一批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化、高效率的高端制造装备,上述产业需求也将推动具有高速高精、工艺复合、加工高效、生产稳定、智能化等产品特征的高端数控机床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运行保持稳定。机床行业克服了严重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取得了相对较好的经营成果,在总体上利润水平较低情况下,利润总额保持较好增长,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分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1%,也是得益于高端需求增加及其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快。用户需求层次升级,特别是疫情影响下自动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促使机床行业企业普遍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带动了利润水平的提高。展望下半年经济运行虽然仍面临较多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根据先导性宏观经济指标,与机床工具行业高度相关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9%,设备工器具购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1-6月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总额163.8亿美元,同比增长3.5%。

同时,除近两年在国内建厂的德玛吉、格劳博、发那科等国际巨头外,德国埃斯维机床有限公司亚洲总部二期暨亚洲研发中心奠基仪式于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新工厂主要用于扩建高端产业化项目和新建亚洲研发中心,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届时苏州基地将成为埃斯维全球最大的海外研发制造基地。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持续投入,彰显了国内五轴机床行业高景气度和发展空间。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一直致力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突破、设计创新、精细制造及标准制定,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能力达成公司“进口替代”的重要既定战略目标。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柔性自动化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系列化五轴立式(含车铣)、五轴卧式(含车铣)、五轴龙门、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四大通用加工中心和五轴工具磨削、五轴叶片机两大系列化专用机床以及服务于高端数控机床的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系列化电机、系列化传感产品、电主轴、铣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公司在产品布局全面的基础上,除面向军工领域打造的高端KD系列外,针对民用领域的加工要求,研制了高性价比德创系列,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同时,公司提供柔性自动化产线业务,即以高端数控机床为核心,整合夹具与刀具方案,配以自动物流系统、仓储系统等,依托计算机管控,将多种生产模式结合,可实现多品种产品的柔性化、自动化生产。具备设备利用率高、产品应变能力强、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大量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其研制需要具备一流的精密机床设计和制造技术,并与尖端的数控技术密切配合方可实现,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形成难度极大。不同于传统数控机床产品,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具有支持空间复杂特征加工能力的优势,更易于实现多工序复合加工,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和精度。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积累,形成了高档数控系统技术,通用、专用五轴数控机床技术,直驱功能部件技术,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技术,高性能传感与检测技术,高性能高速/低速力矩电机技术、高性能电主轴电机技术等核心技术能力。

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主要服务于当前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复杂、精密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是加工叶轮、叶盘、叶片等透平机械类零件的必要途径。此外,在发电设备核心零件、硬质合金刀具、石油行业、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民用产业亦有诸多成功案例。公司自研自产的数控系统和力矩电机、主轴电机、伺服电机、电主轴、激光干涉仪、激光对刀仪、编码器、转台、铣头等关键功能部件产品均属于高档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件,直接决定了高端数控机床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盈利能力。近年来,公司的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均已实现对外单独销售。

售前技术服务与售后维修服务也是公司的重要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售前技术支撑,为用户定制全套的加工工艺方案、试加工及交钥匙工程来促成销售成单,与客户建立稳定、紧密、长久的合作关系。公司的售后服务支撑,得益于公司具有较高自主化率与本土化优势,较国际数控机床企业的跨国售后服务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与更低的服务成本。售前和售后人员掌握了最前沿的市场信息,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收集新方向、新工艺以及产品的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回研发体系,形成公司产品品质的控制闭环,实现产品的良性迭代升级。预计,未来售前、售后服务等配套业务也会进入快速增长期,能够为公司贡献更多收益。

2、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档数控系统类产品、高端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能够实现对航空、航天、兵器及民用领域等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多种类型产品的批量制造,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能力强。

(1)高档数控系统类产品

高档数控系统是高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其中GNC系列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GNC60/61/62的数次迭代,GDU系列伺服驱动器实现了GDU/GDUA/GDUB/GDUC的数次迭代,达到了国外先进产品的同等水平,同时产品的开放性、适配性较强,是公司高端数控机床的重要核心零部件。公司自主研制的高档数控系统,因其优秀的设计架构及丰富的功能,为公司各类型高端数控机床的应用及新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具备自主开发高档数控系统的能力,也是国外许多高端数控机床研制企业的重要战略布局方向。

(2)高端数控机床

公司的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包括四大通用加工中心(五轴立式、五轴卧式、五轴卧式铣车复合、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和两大专用加工中心(五轴工具磨削加工中心、五轴叶片机),共计六大系列加工中心产品。在产品布局上,既有面向军工领域打造的高端KD系列,又有适用于民用领域的高性价比的德创系列。产品线覆盖了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大部分加工类型、尺寸规格的高端数控机床产品且产品的各项性能同国外先进产品基本相当,因此能够满足于航空、航天、兵器、能源、汽车等多数高端制造行业的多类型、多尺寸规格的部件加工需求。

(3)关键功能部件

公司的关键功能部件产品包括系列化电机、系列化传感产品、电主轴、铣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产品已全面应用于公司各类型高端数控机床产品中。得益于具备关键功能部件产品的自主研制大量技术积累,使得高端数控机床整机产品及关键功能部件之间协同研发适应性、响应速度优势明显,为公司产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可同时作为单独产品服务于航空、航天、军工、机械设备、机器人、自动化等领域。

(4)柔性自动化产线

为满足用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柔性化等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公司向用户提供完整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方案涵盖高端机床整机、夹具、刀具、工艺方案、物流系统、仓储系统、生产管控系统等在内的完整交钥匙生产线,方案具备较高的国产化率,能够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加工等诸多领域,实现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柔性化、自动化制造。

综上,公司的主要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能够实现对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多种类型产品的批量制造,从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到高端数控机床整机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能力强。公司的主要产品种类规格丰富、布局较为全面,在国内高端机床制造领域具有鲜明的特点,形成了一大批以“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关键零件加工成功案例,得到用户好评。

(三)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采购模式主要包括采购策略制订和供应商管理两大环节。公司依据生产及研发计划实施计划性采购。具体模式如下:

(1)多家比价议价:公司选择在《合格供应商列表》范围内的供应商,进行多家比价、议价,以保证采购物料的最高性价比和合理采购成本。公司通过加强对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和零件制品、电子元器件等主要原材料市场的持续跟踪、深入分析,公司依据生产及研发计划制订采购计划、调整波峰与波谷期间采购规模,最大程度地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集中采购、战略合作:针对交货周期较长的产品,公司采取集中采购策略,该类物资的采购由公司资材部门负责;针对重要供应商,公司采取战略合作方式,以保证主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与品质稳定。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的特点为通用化平台上体现定制化功能,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公司总体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订单合同为依据,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编制工艺路线,结合交付计划和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对其中的标准组件,以市场预测及历史同期订单趋势为依据,进行适度预投产。

在生产组织方面:公司一般按照“以销定产,保持标准组件合理库存”的原则,根据销售计划及实际销售情况,编制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车间组织生产。对于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由于不同的用户对产品的配置、性能、参数等要求存在差异,公司将客户的定制要求下达到研发中心进行设计开发,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销售合同,进行备货、生产。

在生产作业方面:生产部门严格执行设计部门及生产技术中心确定的工序控制要求,执行生产计划。质量管理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和相关工艺设立关键控制点,并制定控制项目及目标值,监督生产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

公司将部分非核心工序、非核心零部件委托给外部单位进行加工、生产,外协加工费用占当期主营成本的比例均较低。外协加工价格主要基于加工难度、加工成本等因素,经比价和协商确定。

3、销售模式

公司现阶段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1)直销模式

首先,公司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及优势,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开展用户行业分析,通过与龙头用户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加深对高端用户需求的理解,准确定义产品,与用户合作开展工艺验证,快速迭代、加速产品成熟,逐步形成应用示范,扩大形成优秀案例,在目标行业中扩大良好影响,形成对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的影响辐射,加速在市场中形成良好的用户口碑;其次,近年来公司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数控机床展览会(CIMT)、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中国台湾机床展览会(TMBA)、俄罗斯国际机床展览会(METALLOOBRABOTKA)等各类国内外专业展会,集中发布新产品、新技术,展示大量应用案例,向目标用户定向发邀请函,与目标用户开展技术交流。同时,公司积极在相关行业权威杂志上刊登论文或新产品信息,扩大公司在业内的影响力;并通过新媒体拓展业务,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目前直销市场按地域划分为华东区、华北区、西北区、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东北区,并按其市场成熟度情况进行区域管理,各区域分别设置一名大区销售总监。

直销模式以售前技术能力为支撑,通过为用户定制全套的加工解决方案以及交钥匙工程来促进销售成单。售前技术部为用户制定工艺方案及样品试制,公司工艺技术输出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客户黏性,促进成单。除了有效推动销售工作外,也掌握了最前沿的市场信息,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新方向和新工艺,反馈回研发系统,从而推动产品技术提升。同时建立培训体系,通过多渠道的培训模式服务用户,解决了客户“五轴技术入门难”、“高档机床用不好”的现象。

公司售前技术服务模式是公司销售的核心竞争力,相较于境内市场的国外厂商具有显著优势。

(2)经销模式

目前,公司的经销模式以报备项目买断模式为主。经销商主要角色在于获取用户需求,并向公司销售部门进行项目报备;在获取信息后,协调售前支持人员跟进项目并进行方案设计、试加工等环节;授权经销商投标,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公司与经销商签署合同,经销商与终端用户签署合同。公司优先选择具备国外知名五轴机床品牌销售经验及精通用户行业工艺的经销商。

公司主要产品的主要销售流程如下:

4、研发模式

公司具有完善的研发体系以支撑公司整体的产品研发工作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在整个公司层面,研究院、设计院与生产技术部及市场部、资材部、生产和品质等各部门构成了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由市场部提出产品开发需求,研究院及设计院完成立项、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开发并打通了产品的试制及测试流程。生产和品质部门从工艺开发阶段开始介入新产品生产的技术准备,保证产品的生产技术资料顺利转入生产系统。资材部门配合产品开发,负责各种原料和设备采购。

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分为立项、设计、试制、结项四个阶段,产品量产后,研发部门还将协助生产部门对量产产品进行持续改进。

公司制定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清晰定义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的流程,明确立项阶段、设计阶段、试制阶段、结项阶段等工作流程,过程监控伴随全过程保证项目管理进度和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研发成本,确保产品能满足立项目标和客户的相关要求,并同时保证产品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掌握主要产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依靠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在持续高强度自主创新的支持背景下,形成及掌握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高档数控系统技术、通用五轴数控机床技术、专用五轴数控机床技术、直驱功能部件技术、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技术、高性能传感与检测技术、高性能低速力矩电机技术、高性能高速力矩电机技术、高性能电主轴电机技术等,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产品的功能、控制精度和加工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对公司实现“进口替代”的战略目标起到了核心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核心技术领域的通用及专用机型模块,新增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项,主要针对在研新产品五轴翻板铣加工中心及五轴铣磨复合加工中心;

在基础共性技术方面实现多方位的改进与提升:1、应用于数控机床电主轴的高速电机转子超高过盈量锥形胀套安装工艺取得了突破,成功完成工艺验证;2、对应用于数控机床转轴的力矩电机进行提升设计,已完成三种机型力矩系数提升1.5-2倍,可有效降低机床的功耗;3、进一步开发适配各类机型的高级测量循环功能、附加功能、自适应加工检测功能;4、升级数控系统控制器硬件平台,大幅度提升系统计算能力和通信效率,丰富通信接入种类;5、提供对叶尖磨、刮齿、多通道联动等特种机床的工艺支持,提供精优曲面工艺包,提升五轴加工精度及效率,扩展对刀仪等周边设备接入能力,丰富轴调试功能。

核心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改进,充分巩固了公司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1)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专利219项,包括发明专利9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项,国内发明专利90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0项,商标55项,作品著作权2项。申请中专利219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9项,国内发明专利130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3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新增申请中专利67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6项,国内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情况(共3项)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正在申请中的国际发明专利情况(共69项)

(2)报告期内荣获奖项情况

2022年2月,公司自主可控的平台化高档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荣获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装备制造领域突破短板关键技术”奖项。

(3)报告期内新产品研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三款新产品研制,并推向市场,实现销售。包括KD系列的KTM120五轴联动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德创系列的KCX1200TM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和德创系列的DMC5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4.在研项目情况

注:除上述在研项目外,公司另有9项正在参与的其他国家级课题。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全国及大连当地疫情影响,在供应链紧张、物流限制、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监管以及销售渠道有限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新增订单、产量、发货量的显著增长。通过线上和线下不同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新客户,充分利用自主可控、高性价比等优势,引进海外市场资源丰富的经销机构,优化海外业务拓展能力,促进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34.01%。其中高端数控机床业务收入1.23亿元,占比87.35%,同比增长30.15%。新增产线收入1,180.97万元,占比8.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3.70万元,同比增长26.2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03.25万元,同比增长280.4%。新增订单1.55亿元,同比增长62.02%。整机产量96台,同比增长118.18%。主营业务毛利率43.02%、数控机床平均单价183.61万元,较为稳定。

2022年5月,公司启动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工作,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2,457,757股,发行对象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59,999,980.70元,新增股份已于2022年7月29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毕股份登记手续。本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为公司实现国产高端装备快速发展和扩大应用注入了资本力量,进一步加快推进产能建设,为航空、航天、军工、能源、汽车、刀具等诸多领域提供更多“中国制造”的高端装备。

(一)市场拓展取得突破

公司积极探讨和研究新业务、新客户拓展工作,坚持以进口替代为核心,在航空航天领域做深、做强的基础上,开拓完善其他工业领域,发挥全产业链、全技术链、全人才链的优势,以高效率解决方案、高性价比产品、高可靠性能立足市场。

1、海外市场销售获得突破

公司多元化拓展销售渠道,打开欧洲及亚洲市场,实现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的海外销售。报告期内新增出口订单涵盖13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其中12台出口欧洲,部分设备已经交付并投入使用。目前仍有多笔合同正在商洽。

2、巩固航空航天领域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拓展多行业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在航空、航天、兵器领域订单占比约50%,订单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5%。同时积极开拓民用领域,成功拓展了石油领域客户,向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成员单位销售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用于加工石油开采井下设备配套轴类部件,具有新行业应用的典型代表性。水力发电行业,客户承接多项水电枢纽工程项目,采购公司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于水电工程类叶轮叶盘加工。刀具领域客户采购五轴工具磨床用于丝锥等刀具加工。能源领域用户采购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用于各类齿轮加工等。

3、产品受客户认可,新增订单复购率高

报告期,新增订单中整机复购率超过30%。新增订单既有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老客户,又有航空航天、兵器、能源、刀具、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的新客户。通过公开招投标,公司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首次建立合作关系。

4、2022年首发新产品获市场青睐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三款新产品,包括KD系列的KTM120五轴联动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德创系列的KCX1200TM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和德创系列的DMC5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均已实现批量化销售。

(1)KTM120五轴联动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该产品可进行车削、铣削、镗孔、钻孔、扩孔、锪平面等多种工序加工,适用于飞机起落架、喷气发动机轴、航空发动机进气涵道、大型曲轴、凸轮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阀体和外壳、印刷机滚筒、发电机轴、涡轮转子等零部件加工,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造船、汽车、模具、纺织机械等多行业的机械加工,是各行业急需的高性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该产品首推即与汉中某飞机起落架生产厂商达成合作,实现销售。飞机起落架为航空领域加工难度最高的零部件之一,国内同类型加工设备依赖进口,该产品未来在大飞机领域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KCX1200TM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该产品由多种工序集成,加工特性突出、动态性能极佳,能够最小占地面积下的最强劲生产力。集成了车削、铣削、钻孔、镗孔、攻丝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柔性机床,对于航空、航天、船舶、军工以及民用工业中的一些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异形回转体零件,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全部或大部分工序加工,既可保证精度,又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医疗、新能源汽车、模具、风电、航空航天等行业零部件加工需求。该产品首推即与四川某核设备领域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用于核设备的开合螺母等零部件加工。目前仍有多笔意向订单正在接洽。

(3)德创系列DMC5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

DMC50是德创系列推出的一款紧凑型立式加工中心。在铣削功能基础上,可集成车削功能模块、超声加工模块、磨削功能等模块,是一台复合化、模块化,满足客户多工序集成需求的高性能五轴产品,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刀具工具、精密模具、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等行业零部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该产品已在国内兵船核电、汽车领域及欧洲市场形成订单近10台。

(二)产能扩建有序推进

产能扩建是公司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报告期内,公司采购卧加柔性制造线、龙门生产线,自制五轴加工中心、外购加工设备用于加强功能部件机加能力。电装车间在2021年新增SMT贴片机产线基础上,针对线束、电路板等生产效率提升,购入了线束产线等相关设备仪器。银川电主轴生产基地,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电主轴年产能可达400台套。后续银川分公司将建立国家级备件中心,以良好的示范应用,为各大机床厂商提供电主轴等功能部件产品及售后服务。与此同时,公司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流程,降本增效,提高质量,为产能提升以后的规模化发展筑基蓄能。报告期,公司产量96台,同比增长118.18%。

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6亿元,主要用于产能建设,为进一步加快产能扩建注入了资金实力。

(三)研发成果显著

公司围绕五轴数控机床及相关功能部件投入研发力量,持续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新增申请中专利67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6项,国内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新增承担2项国家级课题项目,获批国拨资金2,800.00万元。2022年2月,公司自主可控的平台化高档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荣获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装备制造领域突破短板关键技术”奖项。

(四)公司治理有条不紊

持续改进创新、重视质量管理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和源动力。公司将合理化改善作为一场提高质量、增加效率、降低成本的持续性行动,持续开展合理化改善活动。通过“三类提案、三种组织周期”落实合理化改善活动的常态化和持续性;通过“三层组织、两级评定”加强合理化改善的正确性;通过“五类奖项,三种鼓励”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五个一员工培养成果,六个倾斜方向”达成改善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全员持续改善的主题,达成提质、增效、降本的目标。

企业自身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及市场效益。公司不断强化组织建设,施行一系列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人员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实施末位淘汰制,使员工保持忧患意识,激发员工全力以赴,奋发向上的工作状态。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行业格局逐渐加剧的风险

机床是生产制造的基础要素,下游行业涉及机械制造的各个方面,机床行业的发展受下游行业投资强度影响较大,因此受市场环境及投资周期影响存在一定波动性。随着公司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如果下游行业投资放缓,公司没有保持持续市场开拓能力,则可能导致公司营收增长放缓。

同时,国内市场技术含量最高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主要由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工业国家拥有上百年机床制造经验的大型外资企业提供,基于工业化国家在架构设计、加工工艺、产业规模、人才梯队等方面上百年的积累沉淀,较国内新兴科技企业尚有明显优势。目前大型外资企业的高端产品仍占据着细分领域主要市场份额。

近年来,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企业的快速成长,少数优秀内资企业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已可以满足进口替代的需要,势必引起国外竞争对手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如果国外竞争对手借助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加大投入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将导致公司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二)技术迭代升级的风险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产品持续向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模具、能源等更多领域开拓,不同领域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有差异,如果公司不能迅速适应不同领域的工艺差异化需求,迅速开展技术迭代升级,丰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提供满足不同领域加工需求的差异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向用户提供最佳的加工方案,将面临产品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导致经营效率下降、收入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毛利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用户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主,其对高端数控机床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方面的定制化要求较高,毛利率也相对较高。随着公司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公司的产品已经向精密模具、汽车、清洁能源、工程机械等诸多领域拓展。由于不同行业、不同用户使用的高端数控机床在定制化配置方面有所差异,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也会有所不同,下游客户结构的变化可能使公司的毛利率有所波动。而且,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对手也在着手投入或加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国家政策调整或者公司未能持续保持产品领先,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也存在下降的风险。

2、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导致的坏账风险

公司已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增加,如果经济形势恶化或者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风险。

(四)宏观环境风险

1、疫情因素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行各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仍会对部分地区或行业经济形势造成影响,若公司所在地区或用户所在地区因受疫情影响导致无法顺利开展设备生产或验收交付工作,则可能造成公司收入增长暂缓等不利影响。

2、原材料采购

2021年以来,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若未来原材料持续短缺或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且公司无法及时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则可能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技术积累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技术研发,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9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项,国内发明专利90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60项,商标55项,作品著作权2项。其中报告期新增授权专利23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课题29项,其他国家级课题11项,其中报告期新增承担2项国家级课题项目,获批国拨资金2,800.00万元。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9项。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专利,以及持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三款新产品,包括KD系列的KTM120五轴联动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德创系列的KCX1200TM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和德创系列的DMC5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新产品迅速获得市场响应,均实现销售。针对航空、航天、兵器、能源、船舶、汽车、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等行业领域,大型轴类、异形回转类零部件实现高效加工。典型客户为飞机起落架、核设备、弹体等关键零部件加工客户。

目前在研新产品,高效紧凑型专用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小翻板铣)、五轴铣磨复合加工中心已经完成研发、设计,进入制造阶段。

2、核心关键功能部件自主可控,高端机床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拥有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主要产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自主化率达到85%,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全产业链的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模具、能源、机械设备、电子等产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公司自主研发的GNC系列高档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840D,中国机床监督监测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科德数控的GNC系列高档数控系统在功能上能达到西门子840D的95.85%。公司的自研自制关键功能部件产品类型全面,规格型号丰富,包括不同规格型号的力矩电机、主轴电机、伺服电机、电主轴、转台、铣头、激光干涉仪、激光对刀仪、无线测头、激光尺、编码器等。功能部件产品已批量配套公司自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并实现批量化独立销售。

3、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更高效的迭代提升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的创新型企业,是目前国内少数立足全面自主创新技术体系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根据用户工艺需求,规划设计机床结构,优化机床配置要素,为机床主机定制功能部件和功能开发。在双研发体系的支持下,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功能、性能、可靠性从市场端到研发端的快速迭代提升。

4、售前技术与售后服务优势明显,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凭借多学科、多专业的售前技术团队,公司能够为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模具、能源、机械设备、电子等产业用户,量身订制成套高端制造加工解决方案,为其提供灵活多样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最大程度地向客户开放高档数控系统功能,支持个性化配置调整,实现公司产品的最优使用状态。在售后服务阶段,针对客户在实际加工制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公司能够提供快速响应、成本可控的售后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高效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市场服务能力,是公司具备市场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5、面对未来制造发展需求,提供完整的产线交钥匙方案

得益于较高的国产化率与自主化率,依托于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基础,结合多领域用户深度合作的应用积累,公司已具备柔性生产线“交钥匙”工程能力,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生产需求。解决下游客户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加工需求,解决劳动力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的痛点,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随着公司柔性产线业务进一步的积累与提升,未来将会为更多领域用户提供完整的国产化产线解决方案,降低用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难度,快速实现自身制造能力转型升级,为用户创造更高收益。

6、多领域重点用户深入合作,应用示范推动市场增长

公司建立了四大通用加工中心及两大专用加工中心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对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快速应用验证。同时,公司与航空、航天、汽车、刀具、能源、船舶、兵器等产业的重点企业建立有“共同创新、共同提升、共同受益”合作模式,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等平台支持,公司产品在各领域重点用户的关键零件加工制造中完成应用验证,既实现了产品快速验证提升,又能够在用户行业起到应用示范作用,良好的示范应用将对公司产品市场化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7、创新团队优势

公司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打造、沉淀了一支多层次、多专业、多学科的创新人才队伍,建立了以总经理陈虎为带头人的创新技术团队。报告期末,研发团队共179人,拥有涵盖国内外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装配、检测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总经理陈虎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博士学历,担任国家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标准联盟工作组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虎博士是我国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行业资深专家,长期从事高档数控系统和高端数控机床相关技术研发,带领公司技术团队攻克了各类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行业瞩目的完整数控技术链和产业链。

8、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屡获机床行业春燕奖、产品质量十佳,KMC800U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产品进入“军工领域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供应目录”,“航天复杂构件五轴高质高效精密加工成套工艺与制造系统及示范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开放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与标准及应用”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产品及服务已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重点产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建立的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使公司具备了更强的持续创新能力。公司与用户建立的“共同创新、共同提升、共同受益”模式,使公司具备了更好的市场响应能力。公司将持续为用户提供国产高端制造完整解决方案,不断推动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在机床行业企业的应用配套,努力将公司打造为高端制造领域国内外领先的企业。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09 07:09 最后登录:2024-09-09 07: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